沒有太多懸念。
估計很多朋友和我一樣,今天凌晨起了個大早(或者直接熬夜)觀看了索尼PS5線上發(fā)布會。在微軟公布Xbox Series X和Xbox Series S售價和發(fā)售日期之后,可以說索尼這場發(fā)布會從形式到內(nèi)容都沒什么懸念——價格、時間。玩家最關心的就是這個,不能再扯虛的。相比之下,游戲陣容雖然也重要,但顯然只是第二重要,最重要的仍然是那兩組數(shù)字。
當然,從結果來看,索尼的準備還是充分的。之前微軟被偷跑所累,匆匆發(fā)布消息,連個發(fā)布會也沒來得及開,索尼這邊雖不至于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但從廠商到作品,都顯示出了頗高信心。
而PS5光驅版499美元,數(shù)字版399美元的價格,仔細想想也十分巧妙。一方面,下一世代的主機競爭已經(jīng)不會再給索尼PS4時代“399”那樣的機會;另一方面,雖然光驅版和XSX同價,但配置相同的數(shù)字版仍然是“399”,比起XSX與XSS的配置差距,PS雙版本似乎讓人更難選擇——表面上看,一個光驅(用索尼的形容詞來說,“超高清藍光光驅”)100美元說不上劃算,然而對于可能購入PS5的玩家來說,一個光驅的意義顯然不止多出來的那100美元。
配合游戲價格上漲的消息來看,光驅就變得更重要。在與PS5同步發(fā)售的5款(實際上是4款)游戲中,《惡魔之魂:重制版》《毀滅全明星》和《漫威蜘蛛俠:邁爾斯·莫拉萊斯(終極版)》售價均為69.99美元,比起PS4時代3A游戲售價貴了10美元。而它們也不是第一批漲價的游戲——兩個月前,《NBA 2K21》率先把售價提到了69.99美元。
以我個人的想法,雖然PS5光驅版比數(shù)字版貴100美元,但長遠來看,買光驅版的玩家估計還是要多一些——選擇數(shù)字版就約等于放棄了二手游戲市場,除非未來一兩年迅速出現(xiàn)一個行之有效的二手數(shù)字游戲交易方式(現(xiàn)在看來不太可能),否則實體光碟無論收藏還是買賣二手都更加劃算,相比之下,數(shù)字版主機便宜的那100美元,也不算是真的“便宜”了。
談起“游戲該不該漲價”和“漲多少”,好像有點兒扯遠了。不過說實話,游戲漲價對主機玩家來說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如果要漲價,趁著主機更新?lián)Q代時漲,無疑是最容易讓玩家接受的,否則無論什么時候漲都難免被口水淹沒;但換個角度,一漲就漲10美元,對玩家來說步子邁得也有點大,不知是廠商為未來的開發(fā)成本算出個提前量,還是其他原因。
更何況,即使是在本世代,游戲廠商也早就在想辦法突破60美元的界限了。DLC、擴充包、季票、微交易、訂閱制……有的是途徑讓玩家花更多的錢,有些游戲更是到了先讓玩家花60美元買本體,再另付錢開箱的程度(說的就是你,EA)。這種情況下,60美元又有點兒像那層“最后的窗戶紙”——人人都知道成本、宣發(fā)、技術更新、通貨膨脹這些詞兒,漲價也是必然,但價格漲上去了,DLC、擴充包、季票、微交易、訂閱制這些花樣仍然一個也少不了,甚至還愈演愈烈。那么,玩家也不會心甘情愿地多花10美元。
不論如何,索尼開完發(fā)布會之后,新世代主機的序幕總算是落下了。作為中國玩家,熬完了夜,想想支付寶微信余額,再要考慮的應該就是“買哪個版本”了——發(fā)布會上,“PS5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上市日期還未確定,將在適當?shù)臅r間另行公布”這行字雖然小,卻不能忽略。
今天下午,PlayStation香港也發(fā)布了港版主機售價,光驅版3980港幣(約合3477元人民幣),數(shù)字版3180港幣(約合2777元人民幣)。這本來沒有什么,怪就怪在同樣定價499美元,光驅版PS5港版售價卻比XSX港版售價貴了100港幣……難道索尼和微軟的匯率也不一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