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又在暗示我什么呢?
很久沒玩《漢兜》了。我不是一個很有自制力的人,同時又很愛自我譴責。這就導致我玩很多游戲都會產生莫名其妙的羞愧感。尤其是《漢兜》這種每日一題的模式,過了24點就永遠痛失機會。所以每忘掉一次,我就生出一點自責:怎么連這點愉快的小事都堅持不下來。后來也就慢慢徹底不玩了。
昨天清理手機,逐一關閉瀏覽器界面。到最后,我發(fā)現(xiàn)了《漢兜》,還停留在4月22日,那是我最后一次玩它。愣了幾秒,我決定再玩一局,沒想到只用了1分55秒就通關了。就算在今年三四月份,我還沉迷于這個游戲的時候,這也是個不錯的成績。那時我在家上網課。沒什么事情做,也沒有任何人可見。每天和朋友一起做《漢兜》,再彼此分享當天的紀錄,是那時候我僅有的幾項社交生活。
關于這款填字游戲的玩法和背后的故事,陳靜老師已經做過內容詳實的報道。它給你10次機會猜出一個四字詞語,每次猜測后會將試錯結果反饋給你。反饋包括漢字、拼音以及它們在謎底中所處的位置。拼音分為聲母、韻母和音調,出現(xiàn)在答案中的標為橙色,位置也正確的標為綠色。根據(jù)這些信息,你再做出下一步猜測,直到猜中為止,屏幕上會為你爆出煙花。
說實話,《漢兜》還是挺難的,尤其對我這種不太有讀音聯(lián)想能力的人來說。中學上英語課,我最怕的題型就是給出首字母的完形填空。就算來自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父母均為中學語文老師,游戲也沒有因為這樣的加成而對我網開一面。我每天猜詞所用的時長經常在一干朋友里排名墊底,而他們沒有一個是中文系的,非常氣人。
游戲難易其實可以自己調節(jié),想增加難度就別點提示。為了有趣,我一般會選擇從盲猜開始。萬一第一次就押中了幾個字呢?游戲嘛,賭一把的樂趣是很重要的。而且奇跡真的會發(fā)生。比如用3秒猜出了“未雨綢繆”,我大半夜躺在床上沾沾自喜。
游戲做得很細致,使用體驗稱得上流暢,但也不是沒有問題??此坪唵蔚男W生拼音,實際上包含了十分復雜的語言學知識。在這個需要嚴格依照拼音做出猜測的游戲中,許多平時被我們忽略的問題出現(xiàn)了。比如下圖這個例子里的“面”字,拼音為“miàn”,聲母為“m”,韻母為“ian”。而“艷”字的拼音“yàn”,則是“ian”這個韻母在無聲母的情況下,將韻頭“i”改寫為“y”產生的?!捌G”和“面”實際上擁有完全相同的韻母“ian”。但在游戲中,“yan”不被標記為已猜中的韻母。這就導致你即使猜中了這個音,也無法推斷出最終結果中的“ian”。
同樣的例子也發(fā)生在“流”和“油”、“龜”和“危”等許多字音中。“流”字拼音中“iu”這部分實際上是三合復韻母“iou”的簡寫,而“iou”在無聲母的情況下也會被改寫成“you”。但是游戲將這里的“ou”和“iu”判定成兩個不同的韻母。這樣一來,就算猜出了“流”也猜不出“油”。同理,猜出“龜”(gūi)也猜不出“?!保╳ēi)。鑒于這款游戲通常需要你不斷將已猜中的讀音喃喃自語,來試圖進一步喚醒記憶中的關聯(lián),這些會導致關聯(lián)性斷裂的問題還是很重要的。
做得多了,我逐漸發(fā)現(xiàn)一些規(guī)律。比如我很快就能猜中的詞,往往是與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緊密相關的那些成語。比如“行尸走肉”和“坐吃山空”都在3次以內,“杯水車薪”甚至只用了15秒,“人老珠黃”也沒費什么時間。而“志在千里”則猜了足足8次,最后看著拼音速查表挨個排除才試出來。不得不感慨,潛意識真是強大的存在。
所以到后來,我經常把《漢兜》作為一種占卜求簽來玩。畢竟“未雨綢繆”和“居安思危”看起來真的很像來自更高意志的開示。每次猜出答案后,我會對著這個成語暗自思忖,細細品味個中深意:它與我今日的命運有怎樣神秘莫測的關聯(lián),又預示著未來我將走上哪一條柳暗花明的歧路。想到這里,我對這款游戲生出了更多好感。畢竟在4個字內表示如此深遠的含義,這應該是那些玩《Wordle》拼單詞的外國人做不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