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用“是不是軟文”來取代“文章說得對不對”的時候,文章的內容連同評論的所有意義都被消解了,只留下一種情緒。
昨天觸樂的頭條是關于《明日方舟》的,作者挺喜歡這款游戲,分析了它流行的原因,說了不少好話。文章發(fā)布后,在不同的平臺上,一些讀者認為這是一篇軟文,甚至是篇“恰爛飯”的文章。
在此不妨直白點說,這篇文章不是軟文,不僅沒收錢,而且是我們需要支付稿酬的作者投稿。其實,此前觸樂的一些正常文章也有被認作軟文的情況,對此我們也沒有做任何回應——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是不是,任何媒體都不太愿意談起這些事情。
當然,今天我們聊到了。同時,我還希望話題不僅僅停留在“不是”的簡單聲明上——相比一篇文章是不是軟文或廣告,我覺得另一件事情更值得關注:在這個時代,“恰飯時間”的評論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而且一旦看到“恰飯”,人們時常會(因為不屑)而停止其他的判斷。
我完全能理解人們對于“恰飯”的不喜。通常來講,一篇(不成功的)軟文之所以惹人厭惡,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在不好看的同時還不說實話,也就是說,它讓人在不快樂的閱讀中受騙。那么反過來說,一旦人們覺得一篇文章(對他來說)不夠好看也不夠真實,他可能也就會認為這是一篇軟文。
尷尬之處恰恰在于,一句正常的夸贊、一篇正常的文章,如果聽眾或讀者不認同這個觀點,他也可能認為這篇文章或這句話是“有問題”的。這個“有問題”不是指的文章寫錯了、話說錯了,而是認為對方“拿了錢胡說八道”。
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可怕的。
作為一篇文章來說,如果有事實性的錯誤,我們自然會勘誤,問題嚴重的也應該撤稿;對于那些觀點性的內容,觸樂也會尊重編輯、作者與讀者的意見,而不必圈定什么結論。如果讀者并不認同文章的意見,我們向來歡迎讀者在評論區(qū)留言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不同的觀點可以討論,交流更多總是好的嘛。可是,在眾多“觀點”中,唯有不是“恰飯”卻被當作的“恰飯”評論我們沒有回應,這事兒也不好回應。我們能說什么呢,“××不是軟文”?這也太怪了,雖然我在這篇夜話中已經干了這件事,但它還是太奇怪了,我覺得自己不太可能會干第二次。
我的意思是,我們當然尊重讀者的所有判斷,其中甚至包括您認為我們某篇文章是軟文的判斷,但我們更加希望討論能夠更多指向文章的內容。一旦用“軟文”“恰飯”來帶過一篇文章,那么文章本身說了什么,有沒有道理,甚至是反對者反對文章的意見……這一切都沒有意義了。人們會說,這是軟文,所以說那么多干啥?
這可能只是一個請求,我覺得實事求是,就事論事還挺重要的。而“軟文”或“恰飯”,更像是一個不涉及任何具體內容的標簽,一旦有了標簽,人們就會忽略內容。且不說昨天我們的文章并非軟文,就算是一篇真正的胡說八道的軟文,好好指出軟文的扯淡之處,讓其他人們更明白其中的荒謬,不是也遠比留下一句“垃圾恰飯”要有意義得多嗎?
更深一步講,不僅是我們,所有國內的游戲媒體的處境都有點微妙。在報道海外一線大作的新聞和趣事時,國內媒體往往起到的是搬運工的作用。在針對這些游戲的評論中,我們往往不吝溢美之詞,或是極盡挖苦之能事——這都沒有問題,因為人們總是傾向于認為,沒有國際廠商花錢讓我們發(fā)軟文,所以,怎么說看起來都是客觀的。而在評價國產游戲時就可能有些尷尬,即便再小心謹慎,好像還是怎么說都不對,媒體的發(fā)聲很容易被認為不是“軟文”就是“黑稿”——這項工作還挺艱難的。
但即便如此,媒體也依然應該履行自己的職責——為受眾帶來消息和評論(否則還能干啥呢)。在這方面,我們只能說,觸樂一直有一個要求自身的標準,我們也希望能在內容上做得更好一些。
就事論事地講昨天這篇《明日方舟》稿子的話,在發(fā)布之前我們便考慮到可能的“軟文”指責,一來它由國內廠商制作,二來它是手游,三來它的熱度實在已經頗高,而不滿的聲音也一直都有。此外,文章的作者對游戲總體比較滿意,不足之處也確實沒說太多。這些都是一篇文章可能面臨的風險,在沒收錢的情況下,承擔這些風險尤其不劃算。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日方舟》的熱門已經是事實,它的成功不是一件可以視而不見的事情,我們沒有必要因為擔心風險而拒絕發(fā)布相關評論,也沒有必要瞻前顧后,非要針對《明日方舟》的缺陷大加指責,而故意弱化它的優(yōu)點——那樣聽起來真的就跟“黑稿”差不多了。
《明日方舟》我也在玩,上個月也曾考慮過要寫一篇評測,最后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太多錯過了時效,也就沒有寫。這次收到了作者的投稿,對于其中提到的無軟色情、輕“肝度”的設計(雖然很多玩家覺得太輕)、相比“塔防”更“策略”等優(yōu)點也很認同,我覺得這些觀點是值得與讀者分享的。
當然,個人角度上來說,如果讓我來分析《明日方舟》的成功,我認為近期的游戲陣容、玩家自發(fā)造梗(如“驢女主”等)這種難以復制的偶然事件帶來的熱度也算是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針對《明日方舟》的另一些內容,每個人也當然有各自的見解,不認同其實挺正常。
還是那句話,觸樂會尊重所有編輯與作者的個人觀點,我們會與作者進行溝通,說出我們的考慮,但不會扭曲作者的本意。對觸樂來說,選擇一篇文章的原因是我們認為它有可取之處,并且沒有事實性錯誤,而不是一種完全而徹底地認同——否則我們自己的文章都沒法寫了。
在這種情況下,討論就更加重要了,這又回到了我最開始所說的事情:這篇文章不是軟文,但它是或者不是其實并不重要,我們只是不希望“是軟文”的評論取代了言之有物的評論——不管是認同還是反對的評論。
當然,對待這件事,我們無權要求什么,但確實希望人們在面對許多事情的時候可以更認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