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球傳說》:人造生命之究極進化

2016年05月31日 15時41分

作者TRON

Goo是一只被瘋狂科學家在海底實驗室中研究出來的人造生命,有一天科學家突然失蹤了,倍感孤獨的它決定沖破培養(yǎng)皿,尋找主人的下落……

橫板冒險游戲《黏球傳說》(Goo Saga)擁有史上最Q的主角設定——在高低平臺之間翻飛,在致命機關之上跳舞,和窮兇極惡的敵人周旋的小東西,是一只會變色的果凍狀小生物。它的名字叫做Goo,是一只被瘋狂科學家在海底實驗室中研究出來的人造生命。有一天,科學家突然失蹤了,倍感孤獨的Goo決定沖破培養(yǎng)皿,尋找主人的下落……

球球的顏色跟屬性并無關系,吃到什么顏色的寶珠,就會變成對應的顏色
吃到什么顏色的營養(yǎng)液就會變成對應的顏色,面對大部分敵人也都可以把它們踩扁省得礙事

這是一只吹彈可破、滾滾向前,每動一下都要原地晃半天,吃到營養(yǎng)液就會變成對應顏色的果凍球球。除此之外,《黏球傳說》在Gameplay層面上和傳統(tǒng)的平臺冒險游戲并無太多區(qū)別。消滅敵人就是馬里奧式的“踩蘑菇”(在飛到目標腦袋上時按“下”箭頭),冒險就是在各個平臺和場景之間來回蹦跶收集營養(yǎng)液,解謎就是推推箱子、摁摁開關、運用一些簡單的物理規(guī)律。

比較新奇的設定,是這位主角“能屈能伸”的本領。借助屏幕右邊的推桿,我們能讓Goo從一只鼓脹的氣球,慢慢變成一條扁扁的毛毛蟲,從而通過一些特殊的狹長區(qū)域。不過游戲關卡并沒有就主角的特殊能力進行太多有針對性的設計,除了在遇到諸如鉆洞這樣的場景時需要變身,Goo的各種形態(tài)在運動時并沒有太大的差異。

當然,如果你不在意突出所謂的“黏球特色”,那么本作的關卡設計,無論是場景構造、色彩搭配、可探索性和區(qū)域聯(lián)動關系等要素上均屬上乘。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關卡結構:雖然全部只有20關(還有4場Boss戰(zhàn)),本著快速通關目的去玩的話,最多也就是一個小時的時間。但如果你想看到果凍小子的成長,那么每個關卡至少要來回刷3次(3種難度),而Goo的能力系統(tǒng),可以保證每次看似重復的關卡都能提供不同的體驗。

狹窄場景需要主角“變身”才能通過,反之如果變得越鼓就會跳得越高;Goo的技能包括跳得更高、增加血量、在扁平狀態(tài)下移動更快等等

在通過第一大之后,升級界面就會對玩家開放。每次解鎖/升級新技能都要消費水晶,而獲得水晶的唯一方法,就是全部完成每關的三個模式——普通、生存和時間挑戰(zhàn)。

自帶的地圖編輯器十分強大也十分復雜,以至于網(wǎng)上的自制關卡也僅有不到10個
自帶的地圖編輯器十分復雜而且難用,可以說是個雞肋

《黏球傳說》的能力系統(tǒng),更接近射擊游戲網(wǎng)戰(zhàn)開打前的配置(Loadout)。在挑戰(zhàn)Normal模式時,要給Goo配置增加收入的Perk,比如讓消滅敵人之后出現(xiàn)的錢幣數(shù)量翻倍、自動吸幣的磁鐵,以及用于到達更高位置隱藏區(qū)域的超級彈跳;在生存模式中,我們就要將料都堆到生命紅心上去;而在最難的時間挑戰(zhàn)模式中,為了能跑贏時限,就必須為“看它走路都覺得累人”的主人公提升行動能力了。

頗感意外的是,該作除了官方制作的關卡之外,竟然還提供了地圖編輯功能。不過對于普通玩家來說,應該是沒人有耐心一點一點制作的,況且上手使用十分困難,好在我們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下載那些死忠玩家自制的關卡(雖然只有6個)。如果你嫌原版游戲不夠難或者不過癮的話,不妨挑戰(zhàn)一下民間高手的特色作品吧。

*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wǎng)站觀點。

0
優(yōu)點
難度適中、短小精悍的關卡設計;
三種玩法模式附帶技能升級;
Q萌的角色形態(tài)以及不錯的BGM
缺點
關卡編輯功能比較雞肋

玩家評分請點擊五角星為游戲評分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