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長著圓圓腦袋的小蝌蚪居然先長出了一根長長的舌頭,在努力想成為青蛙大俠的雄心壯志的驅(qū)使之下,它決定就靠舌頭所提供的拉力和彈力,讓自己奮力往上跳躍。
青蛙是手游領(lǐng)域出鏡率較高的動物主角之一,一雙大眼、一只大嘴、圓鼓鼓的肚皮以及自身的“益蟲”屬性,讓它們深得玩家的喜愛。水陸兩棲與超強(qiáng)的跳躍技能,又使得它們能夠勝任從益智到動作類型的廣泛題材。而這部像素游戲《彈跳小蝌蚪》(Tadpole Tap),則史無前列地將鏡頭對準(zhǔn)了蛙蛙們的初始形態(tài)——蝌蚪!
也許是早已等不及慢慢長大成為手游主角,《彈跳小蝌蚪》中的這只蝌蚪居然完全違反了造物主所設(shè)定的生長規(guī)則。這只長著圓圓腦袋的小家伙居然先突變出了一根長長的舌頭,在努力想成為青蛙大俠的雄心壯志的驅(qū)使之下,它決定就靠舌頭所提供的拉力和彈力,讓自己奮力往上跳躍。在根本不具備陸地行動能力的前提之下,這種堪稱“自殺式變異”的舉動,促使我們必須猛擊屏幕讓它向著更高的高度,以及更長的生存時間沖刺。
這是一部典型的“點點點”無限游戲,觸摸屏幕中的圓形可附著物(例如堅果),就可以讓蝌蚪伸出舌頭將其黏住,向上跳躍一段距離,然后重復(fù)這一過程。期間你還可以像真正的青蛙那樣捕食蒼蠅、蜘蛛這樣的昆蟲,積攢用于升級和購買道具的硬通貨。
當(dāng)然,在游戲里不可能讓這只不想當(dāng)蝌蚪的小家伙輕輕松松進(jìn)行“空中飛蚪”表演,很快你就會遇到只要一碰到就會墜落的松果,跳躍的連接動作稍慢就只能表演高臺跳水,成為地球生物史上第一只被淹死的蝌蚪了。像電球這樣的險境,無論是不慎粘到還是在跳躍過程中碰到,都會讓蝌蚪享受燒烤的滋味。
除了身后的水位會迅速漲高,這部游戲還包含了晝夜交替和天氣變化的元素,在多重壓力的作用下,玩家很快就會手忙腳亂,紛紛表示這只蝌蚪亂折騰人的邪惡本質(zhì)。即便你使出渾身解數(shù)躲避障礙,麻煩也會自己找上門來,當(dāng)食人魚這樣的掠食者登場之后,我們必須在幾乎無暇思考的變態(tài)操作的間隙,預(yù)判它們的行動軌跡,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它們的開胃甜點。
好在游戲中還提供有大量道具,比如磁鐵可以讓蝌蚪無需一個一個伸舌,即可將身旁的害人蟲全部吃掉。更有意思的是,這部游戲中還存在道具疊加與組合的設(shè)定:連續(xù)吃到同一類型的道具,可以讓Power-up的作用時間和威力翻倍,兩種功能不同的道具又可以產(chǎn)生有趣的“化學(xué)反應(yīng)”。
雖然《彈跳小蝌蚪》像素畫面的簡陋程度可以與《Flappy Bird》相提并論,不過它并不是一部完全以變態(tài)為賣點的游戲,內(nèi)容還算豐富?;A(chǔ)升級是增加舌頭的長度,如果你抓了不少蒼蠅,又已經(jīng)對單一的游戲方式感到厭倦,還可以購買其他種類的蝌蚪,它們個個都身懷絕技,一路升級下去的新增玩法絕對會讓我們嘖嘖稱奇。初始升級只需要20游戲貨幣,不過接下來的價格完全不按市場規(guī)律出牌,很快就會變成天價。這也并非是制作組的騙錢伎倆,因為觀看一段廣告視頻就能獲得免費的“蒼蠅包”,此外每天進(jìn)行游戲前都可以進(jìn)行一次抽獎。
“池塘里面有一群快樂的小蝌蚪,它們長著長長的尾巴,圓圓的肚子,快活的游啊游。有一天,蝌蚪們長出了兩只腳,它們決定去找自己的媽媽……”《小蝌蚪找媽媽》是不少人孩提時代接觸的啟蒙故事之一,從中我們認(rèn)識到蝌蚪和青蛙在形態(tài)上并沒有任何的共同之處,這也是這部虐手神作的吊詭之處。然而折騰玩家,并且在折騰的過程中讓玩家們愛上折騰,直到不折騰就會死,這不正是無限游戲的魅力之一嗎?
*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wǎng)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