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年貨游戲的得與失

玩年貨游戲的時候也順便會想起一起踢球的人們。

編輯熊宇2019年09月19日 18時03分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游戲有關(guān)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小羅病了

最近《FIFA 20》即將發(fā)售,我的肝又開始隱隱作痛。

“FIFA”系列是我唯一在追的“年貨”游戲,其他年貨游戲雖然零零散散也會玩,但很少像“FIFA”這樣每年盯著,盡量在第一時間開始游玩,一玩就是一整年。每年都會有人問我:“它和上一代有什么差別呢?”這個問題我總是很難答得確切——我發(fā)現(xiàn)年貨游戲的玩家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煩惱。

在試玩版中,EA慣常表示“我們又有些新的特性”

從首發(fā)價格來說,“FIFA”的售價算不上便宜,選擇玩FUT的朋友往往還會購買更昂貴的2種升級版。從打折力度上來說,這些年來,EA游戲打折的力度和速度都頗為驚人,不時能有發(fā)售幾個月便半價的情況,“FIFA”自然也是如此。這事兒如果放在其他游戲身上,很容易引起玩家的破口大罵,但我卻很少聽到“FIFA”玩家關(guān)于降價的怨言(大概是由于“服務(wù)型游戲”的興起,年貨玩家早就接受了這種設(shè)定)。從游戲體驗來說,體育模擬游戲可能是一個與前作相比改變最小的類型……

以上聽起來都是些不利因素,無論是對口碑還是對銷量,似乎都會有些損害才對。然而實際上,“FIFA”系列的銷量卻極不講道理,現(xiàn)在每一作隨隨便便都是千萬級別的銷量。不僅賣游戲賺錢,游戲還內(nèi)置課金系統(tǒng),還能再賺第二次錢。

我曾介紹過FUT模式,簡單說來它就是收集球員的網(wǎng)游模式。這個模式非常成功,成功到什么地步呢,此前有這樣的傳聞:EA的一位(似乎是不太懂電子游戲的)高管在檢查自家某款射擊游戲的開發(fā)進度時,專門詢問開發(fā)組:“為什么沒有‘FIFA’那樣的FUT模式呢?”

游戲還沒發(fā)售,Web和App端已經(jīng)開放

作為年貨游戲的玩家,我也玩FUT模式。不得不說,收集球員、壯大自己的球隊,這對一名愛好看球的人來說確實有巨大的吸引力。盡管這個模式的負面體驗極多:土豪充值獲取的陣容無比強大、SBC模式麻煩又花時間、辛苦培養(yǎng)一年的球隊不能帶到下一作……可只要你想玩一款手感上佳(相比同類游戲)、玩家數(shù)量較多,并且能夠自己培養(yǎng)球隊的足球游戲,F(xiàn)UT就還是最好的選擇。

說起來,不僅是“FIFA”,所有年貨游戲的銷量都極好。同樣隨便賣千萬的“使命召喚”就不說了,就連年年被唱衰的“實況足球”系列,也仍然有百萬以上的銷量(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不完全,實際銷量或許會超過)。放在其他游戲身上,百萬銷量其實是個很恐怖的數(shù)字,《女神異聞錄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一個類型銷量的上限了,現(xiàn)在也不過賣了200多萬。

年貨游戲賣得好,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假定一個游戲賣得不好,它自然就死在某一年,成不了年貨了。能夠做年貨的,都是粉絲支持,每一作都能持續(xù)盈利的系列。相應(yīng)的,粉絲們對年貨游戲的期待更多是“隔一段時間讓我有喜歡的東西玩,別太差就行”,年貨游戲有時也會少了些“雕琢感”。當(dāng)然,有時候能收獲些精品年貨,就更像是意外之喜了。

要說我對《FIFA 20》有沒有什么期待,其實是完全沒有,我只是需要一款踢球的游戲而已。玩某款年貨射擊游戲的朋友表示,他也有同感,不過對新作的期待還是會有的。

要說期待其實也有,那就是抽卡運好一點。FUT模式會將每周表現(xiàn)優(yōu)秀的球員出一張卡片,玩家一般稱之為“周黑”。游戲還沒發(fā)售,第一周的周黑卡就公布了

稍微有些奇妙的是,相比其他游戲,“FIFA”、競速、俄羅斯方塊或一些卡牌游戲更有消磨時間的感覺。玩RPG時,我會記得這個故事和游戲的系統(tǒng);玩策略游戲時,我會記得形勢逆轉(zhuǎn)的關(guān)鍵節(jié)點……但玩“FIFA”這樣的游戲時,我花費了巨量的時間,打了一把然后打下一把。技術(shù)可能有提升,可能沒有,但這并不重要。玩了很久后回想,沒什么劇情,也想不到太多的游戲時刻。時間就這么過去了,記憶并不充實,可確實樂此不疲。

1

編輯 熊宇

xiongyu@chuapp.com

還是想養(yǎng)狗

查看更多熊宇的文章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