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觀眾想看殺馬特,而是從事這些行業(yè)的人沒文化的太多了。
昨天,《軒轅劍柒》正式公布的消息在單機游戲圈子里泛起一些漣漪,在跟網游廠商合作《軒轅劍七》沒了下文之后,DOMO小組的再出發(fā)還是有很多人期待的,再怎么說,畢竟它是早期中文RPG的“雙劍”之一,在上世紀90年代俘獲過不少粉絲。
不過近些年來,相比《古劍奇譚》的崛起,“仙劍”系列還算穩(wěn)定的發(fā)揮,“軒轅劍”系列其實處于比較尷尬的地位。身邊的朋友玩過最近的一部《穹之扉》之后,基本上都覺得劇情老套,玩法上也沒什么突破。早期這個系列還可以拿中國水墨風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做賣點,到如今這些特色其實也不夠明顯了,至于《穹之扉》的英文版在Steam上狂刷老外的好評,更像是個意外。
其實我挺盼著包括“軒轅劍”在內的國產游戲好的,自從寫夜話以來,我在這塊地里沒少吹噓過國外游戲,比如說同樣是RPG的“巫師”系列,我很希望國產游戲有一天也能有頂級的圖像表現、絕佳的劇本演出以及真正有一些能反映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東西,就像我們原本并不怎么了解波蘭,但是通過他們的游戲,會有興趣去更多地了解波蘭人視角下的世界觀一樣??墒窃趪a游戲和它的衍生產品當中,目前來看還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即使是號稱對傳統(tǒng)文化著墨頗多的“三劍”,也不過是涉及到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皮毛而已,甚至里面還有一些錯誤的觀念一直在影響年輕的玩家們。
隨便說幾個吧。比如說,在“軒轅劍”游戲的背景介紹里,屢屢提到一個人物叫做“姬軒轅”,這是個很可笑的稱呼。我們先不提軒轅黃帝是不是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稍微了解一點古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國人姓、名連稱,作為一個人完整的名字,是漢代以后的事。先秦時代的古人有姓有氏,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它們代表了一個人父系和母系的血緣,但在實際使用中,男子一般稱氏(也就是后世的“姓”),而不是姓、名連用,甚至從先秦的古書來看,大多數時候人們互相稱呼是直呼名或字的,說明那時候還沒有完整的“姓名”概念,那么早至神話時代的軒轅黃帝,更不可能有“姬軒轅”這種類似現代身份證式的稱呼了。
從司馬遷寫《史記》開始,漢代人已經混淆了姓和氏的概念,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稱其為趙政尚可,稱其為嬴政已經是標準的現代人憑借想象寫古史。更進一步的是,如今的眾多網游、手游中不但屢屢出現“姬軒轅”,還有男有女,這跟傳統(tǒng)文化還有什么關系?
還有一個例子來自古代的服飾。如今影視劇和游戲里的古代服飾完全是胡搞傳統(tǒng)文化的重災區(qū),十多年前有一部電視劇叫《漢武大帝》,因為其中女性人物的妝化有點類似古代日本女性,還引起了一些觀眾的爭議,說明在許多人眼里是非已經完全本末倒置,搞不清是日本學漢唐,還是漢唐學日本了。
《漢武大帝》尚且是比較嚴肅的影視劇,那么不嚴肅的影視劇得是什么樣子呢?就是目前還在周播當中的《軒轅劍之漢之云》這樣。這部劇里的人物造型基本上殺馬特化了,隨便貼幾張圖感受一下:
于朦朧飾演的暮云不僅一頭白發(fā),從某些角度看,白發(fā)還能直角拐彎。
高偉光飾演的商睿不僅發(fā)型奇怪,整個的衣飾也完全不協(xié)調,有網友說,高偉光這個紫衣尊者,就像是生吞了高錳酸鉀的楊蓮亭……
如果說,把人物設計成這樣是為了尊重游戲里的人設,但你看游戲里其實也沒這么夸張呀。
武俠游戲人設的殺馬特化,我不太清楚這種風格的人設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但是在近年來游戲、動漫和影視劇的互相影響之下,這種一言難盡的所謂武俠風越來越流行,尤其在港臺班底的劇組里完全泛濫,不可收拾。
其實在我印象里,80年代及以前的古裝劇里這類奇怪的審美還比較少見,造型大多中規(guī)中矩,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到了90年代拍《包青天》的時候,就看到劇中人物開始披頭散發(fā),這當然是不對的。一般來說,中國古代男子大多束發(fā),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長頭發(fā)不剪直接盤在腦后是正解,而把頭發(fā)披散在背后的不是浪人就是術士,反正不是正經人——那你覺得包大人是正經人嗎?
且不糾結這些細節(jié),一部電視劇不管拍成什么樣,最終要有人看,有收視率的保證才行。你可能好奇,這些殺馬特劇集的收視率究竟如何呢?以黃教主主演的某上古題材神話大劇為例,作為暑期10點檔的周播劇,在酷云平臺的實時收視率只有0.2左右(同期對打的《楚喬傳》收視率1.0以上)。一般來說,酷云的實時數據乘以2左右的系數就是影視調查機構正式公布的收視率數據,但每到第二天,上古大劇的正式收視率都是0.8左右,系數竟然高達4倍。而且奇怪的是,一般電視劇的收視或高開低走,或低開高走,總得有個變化吧,上古大劇從開播到大結局,幾乎都穩(wěn)定在0.8左右,也怪不得有人懷疑這是偷了人家其他劇的收視率了。
但好像說什么也沒用,這種下等的審美像病毒一樣越滾越大,如今已形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古裝殺馬特人設家族??纯?0年前拍過的《武則天》《大明宮詞》,或是近年來從場景、服飾,到史實都相對考究的電視劇《貞觀之治》,你不覺得這才是古代中華之美嗎?
我始終覺得,不是觀眾想看殺馬特,而是從事這些行業(yè)的人沒文化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