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少了的時候,就開始懷念餅了。
在美國那邊,2019年E3的展期還剩下當地時間13號一天。不過,隨著各大廠商發(fā)布會的落幕,E3的重頭戲已經過去了,我們這些做媒體的總算可以從幾天來的繁忙中解脫出來,喘口氣,然后仔細想想這屆E3到底給歷史留下了什么。
我個人的看法是,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屆沒太怎么畫餅的E3。微軟公布了下一代主機的消息,但并沒有意料之中的那么多詳情;索尼方面還耐心地等待機會,并沒有選擇跟微軟打擂臺;其他廠商的云游戲和訂閱服務大多數已經有過耳聞,并不算新鮮;大多數廠商的重頭還是埋頭公布新老游戲的發(fā)售日,這其中的大部分看起來都能在半年到一年之內玩到——如果把那種在E3首次公布,且一公布就幾年看不到的項目算作是“餅”,那么以上這些軟硬件消息還真上升不到“餅”的范疇。
如果你是帶著對下一代主機的高期望值來到E3的,如果你是沖著《上古卷軸6》那樣的公布來到E3的,那當然會有些失望,這屆E3仿佛只是在例行公事似的公布新作、更新老游戲的上市時間。
其實也沒什么值得遺憾的,這才是E3的主流。過去幾年,每到E3的時候,觸樂編輯部都會統計去年畫下的餅今年實現了幾何,那些能夠正常公布、按期上市的游戲還是最多的,那些我們真正可以稱之為的“餅”,不是進展緩慢,就是過于受到矚目,它們本就是游戲業(yè)里的“異類”,往往不是最好的,就是最差的。
即使如此,今年的E3似乎仍舊平淡一些,大多數廠商看起來都在勤勤懇懇地把手里的餅繼續(xù)畫完。這一方面說明,前幾年攢下來的餅可能有些多,坑要慢慢填;另一方面,這個主機世代真的要結束了,廠商朋友們需要仔細想想要不要在這個世代把項目完成——如果不填坑,等新主機一公布,游戲就一下顯得“是上一代的東西了”。
當然,如果廠商愿意拖著,那么拖到下一個世代也沒有什么。參考本世代初期的情形,當前這個時期公布的大作基本上都會是跨兩代平臺發(fā)售的——考慮到下個世代主機普遍會向下兼容,并且移植開發(fā)的門檻也沒有PS3和PS4之間那么高,在下世代主機初期游戲荒的時候,跨平臺發(fā)售的游戲大概會更多,廠商們選擇在本世代還是次世代發(fā)售游戲的自由度很大。但微妙的是,你在新主機公布之前公布,將來就是“前代主機游戲高清移植新主機”;你在新主機公布之后公布,將來就是“新主機游戲仍將推出舊主機版”,宣傳效果不一樣,玩家們心里的感覺也會有些不同。
拖到下一個世代初期,讓“新主機游戲推出舊主機版”聽起來不錯,只是對已經開工一些時日的項目來說,成本也要大大提升,萬一主機的上市延期了,那么更是血虧,所以,那些看起來能完成的項目趕緊完成、趕在本世代的末尾順利上市才是務實的做法。
與此同時,現在這個畫餅的低谷勢必也意味著一個畫餅的高潮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到來,不管是夏天的科隆游戲展,還是秋季的東京電玩展,最晚也不過明年的E3,隨著下一代主機正式公布,那時候新畫出來的大餅怕是得看得人頭暈眼花。
還有一點需要考慮到:下一代主機的首發(fā)游戲現在差不多都開工了,很明顯,目前各家廠商至少都會給新世代主機保留幾個重要項目先不公開。何時公開、怎么公開、公開了以后會多炸裂,就由大家自行去想象了。
作為玩家來說,餅少了的時候,就開始懷念餅,但看看今年秋冬季節(jié)的游戲發(fā)售列表,還是準備好銀子先買買買一撥吧——這可能是本世代主機最后的高光時刻了。